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流感專區
登革熱專區
衛生局-登革熱專區
密調公文公開專區
法定預算書
決算書
會計月報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新聞稿
活動訊息
訊息逗相報
健康資訊
健康服務中心介紹
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分層負責明細表
歷史沿革
組織架構
業務職掌
大事紀
聯絡資訊
首長介紹
監視系統設置地點表
業務資訊
業務服務
法規資訊
個人資料保護專區
政府資訊公開
意見信箱
台北通
雙語詞彙
年度採購資訊
常見問答
統計資料
為民服務
公文公開專區
飲用水機水質檢測報告及維護紀錄公開專區
心理健康促進
兒童醫療補助證專區
預防接種證明書專區
申辦案件
為民服務手冊
市民服務大平臺
檔案應用申請
辦理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防災宣導專區
門診資訊
意見信箱
社區資源
支持團體
無菸公園
社區健康營造
健康促進資訊
醫療資源
心理衛生
機構照護
兒童醫療補助計畫特約醫療院所
發展遲緩之早期療育醫療服務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機構名單
成人健檢
戒菸門診醫療院所
癌症篩檢合約醫療院所
預防注射合約醫療院所
相關連結
申請案件
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與安全社區
城市介紹
健康城市
高齡友善
安全社區
相關網站
上方連結
網站導覽
回首頁
English
單一陳情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臺北卡
下方連結
RSS
網站安全政策
本站使用正體字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交通指引
:::
上方連結
網站導覽
回首頁
English
單一陳情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臺北卡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字級
小
中
大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
:::
流感專區
登革熱專區
衛生局-登革熱專區
密調公文公開專區
法定預算書
決算書
會計月報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新聞稿
活動訊息
訊息逗相報
健康資訊
健康服務中心介紹
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分層負責明細表
歷史沿革
組織架構
業務職掌
大事紀
聯絡資訊
首長介紹
監視系統設置地點表
業務資訊
業務服務
法規資訊
個人資料保護專區
政府資訊公開
意見信箱
台北通
雙語詞彙
年度採購資訊
常見問答
統計資料
為民服務
公文公開專區
飲用水機水質檢測報告及維護紀錄公開專區
心理健康促進
兒童醫療補助證專區
預防接種證明書專區
申辦案件
為民服務手冊
市民服務大平臺
檔案應用申請
辦理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防災宣導專區
門診資訊
意見信箱
社區資源
支持團體
無菸公園
社區健康營造
健康促進資訊
醫療資源
心理衛生
機構照護
兒童醫療補助計畫特約醫療院所
發展遲緩之早期療育醫療服務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機構名單
成人健檢
戒菸門診醫療院所
癌症篩檢合約醫療院所
預防注射合約醫療院所
相關連結
申請案件
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與安全社區
城市介紹
健康城市
高齡友善
安全社區
相關網站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首頁
大安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與安全社區
城市介紹
城市介紹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另開新視窗]
注音
人口概況
大安區110年底總人口數為29萬1,410人,為全市十二行政區中最多;男性佔46.6%,女性佔53.4%;人口密度2萬5,649人/平方公里,十二區最高;老年人口(65 歲以上)比率22.26%,十二區最高(臺北市19.97%),大安區自108年起進入超高齡社會!幼年人口(0 歲至14 歲)比率15.04%,十二區第二高(臺北市12.93%);扶養比59.48%,十二區最高(臺北市49.03%),比109年增加1.56%;老化指數147.99%,十二區第七位(臺北市154.43%),比109年增加6.52%;百歲人瑞185位;十二區最多!獨居長者有795位,十二區第二多,其中214位為中低收入戶,佔26.92﹪。
年出生人數1,735人,粗出生率5.84‰;年死亡人數2,110人,粗死亡率7.1‰;年結婚對數1,164對,粗結婚率3.99‰;年離婚對數446對,粗離婚率1.53‰,與109 年比較,粗出生率下降0.78‰,粗死亡率上升0.97‰,粗結婚率下降0.43‰,粗離婚率下降0.11‰。(資料來源:臺北市統計資料庫、臺北市大安戶政事務所)
地理文化
大安區位於臺北市西南地帶(圖1);東邊以光復南路、基隆路、和平東路三段與信義區為界;西邊以新生南路、杭州南路、羅斯福路與中正區為鄰;南邊以莊敬隧道、辛亥隧道、福州山、蟾蜍山與文山區相鄰;北邊以市民大道與中山區、松區分隔。面積11.3614平方公里,為臺北市第七大區,區內共有53個里(圖2)、1,029鄰,分為7個次分區,里鄰數均居全市第一。
大安區以平原為主,東南地區環繞有福州山、蟾蜍山,而著名的大安森林公園坐落大安區中,佔地26公頃,是一個草木濃密的生態公園,以「都會森林」的型態成為「臺北之肺」。
區內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路為緯,敦化、復興、建國、新生等路為經,棋盤式的道路系統,不但縱橫交錯,而且四通八達,尤其捷運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及板南線均通行本區,更突顯本區在臺北市交通樞紐地位。
圖1 臺北市地圖 圖2 大安區區里地圖
大安區名之由來,本於舊地名「大安庄」。爰光緒元年,臺北設府,轄二十二街庄,其中之大安庄(大安、龍安、坡心)、下內埔庄與六張犁庄均在大安區內。民國九年改市制時,除上述三庄外,包括古亭、東門之一部,分即以後之錦町、古亭町、昭和町、福住町亦在大安區轄內。光復後,將上述區域合併為區,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故命名為「大安區」。
大安區初闢於康熙末年,最初至大安移墾的,多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人,當時較顯赫的家族有陳姓、林姓、周姓、廖姓、凌姓等數家。各家族曾擁有幅員寬闊的田產,建了不少棟相當考究的華麗古厝。今日在原地仍保有昔時風貌的已不多見,陳姓古宅、義芳居、芳蘭大厝及黃家古厝,則是少數僅存之古厝。至雍正、乾隆時範圍漸大。時為農業區,農作之成長首重灌溉,先民初乃利用天然池沼築坡造埤,下雨時儲水,利用雨水灌溉田園,類此儲水池沼,昔時稱埤或陂(坡),故有上陂、下陂、土地公陂(今金山南路郵政包裏大樓北側)、柴頭陂等。後因陂水不敷使用,於雍正、乾隆間築第七股圳、繼築塯公圳,圳道陂池遍佈全區,農事大興,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蔬菜次之。
此外,本區也是臺北市高所得、高地價、低出生率、高遷入率的行政區;區內居民素質極高,達官顯貴雲集,可說是處處有名人,巷巷有名宅。(資料來源: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健康狀況
大安區十大死因(109年)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事故傷害、高血壓性疾病、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癡呆症;主要癌症死亡原因前五名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女性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和肝和肝內膽管癌;事故傷害死亡原因最多為跌倒(落)和運輸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