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地理位置
大安區位於臺灣臺北市的中部偏南,區名源自舊地名「大安庄」。境內除東南部丘陵外,皆為平原地形,區內人口約30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64萬人,是臺北市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之中,人口排行全國第十多,人口密度高居全國第三。
二、人文背景
大安區名之由來,本於舊地名「大安庄」。爰光緒元年,臺北設府,轄二十二街庄,其中之大安庄(大安、龍安、坡心)、下內埔庄與六張犁庄均在大安區內。民國九年改市制時,除上述三庄外,包括古亭、東門之一部,分即以後之錦町、古亭町、昭和町、福住町亦在大安區轄內。光復後,將上述區域合併為區,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故命名為「大安區」。
北側沿忠孝東路有許多商場及餐廳,稱為東區商圈,南側則有以學生為主的公館、師大商圈。商圈多樣及文教氣息濃厚等特色,因而成為臺北市的傳統優質住宅區之一。大型綠地大安森林公園在本區扮演都市之肺的角色,而敦化南路、仁愛路與辛亥路部份路段是著名的林蔭大道。區內有5條捷運路線及建國高架道路、市民大道連接高速公路,此外本區位於臺北市區中心,交通十分便捷。
三、健康中心歷史沿革

  1. 本中心前身為「大安區衛生所」,成立於民國 40年5月1日,隸屬於前臺北市政府衛生院,設址於臺北市和平東路2段1號,民國56年本市改制為院轄市後,改隸屬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並於 68年3月25日遷入現址辦公迄今。
  2. ​76至85年間之衛生所工作重點為擴大發揮衛生所之社區服務功能,成為全方位的社區公共衛生機關。衛生所負責轄區市民傳染病的撲滅與控制之防疫業務、婦幼、中老年、優生保健的業務,以及醫療院所管理、密醫取締,藥局(房)管理,偽劣藥的取締,食品衛生的督導與管理。電影院、游泳池、理燙髮業、三溫暖等公共場所衛生的管理,同時提供醫療服務。

  3. ​​86年11月為使衛生所功能提升,門診業務精緻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研訂「提升各區衛生所醫療保健門診業務方案」,將醫療保健門診業務轉由市立醫院經營管理,使衛生所致力於公共衛生及市民之健康管理,完全以基層第一線之衛生行政管理,朝深入社區推動各項防疫、衛生、保健之服務目標邁進。此時期的業務主軸在各族群的健康改善,包括癌症防治、婦幼衛生、中老年疾病防治,疫病預防(預防注射工作、登革熱防治、腸病毒防治),食品衛生、營業衛生、職業衛生及醫事藥事管理各項工作。

  4. ​「大安區衛生所」自94年1月1日起,因應臺北市衛生醫療單位組織修編政策,更名為「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所長改稱主任,內分「個案管理組」及「健康促進組」,防疫業務及衛生稽查業務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接管,全面以公共衛生護理服務、家戶個案管理、社區健康促進與營造為主要工作,朝向健康促進及結合社區資源之新趨勢展開業務。

  5. 2006年積極推動「大安健康城市營造計畫」,通過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健康城市聯盟(The Alliance for Health Cities)認證,大安區正式成為WHO健康城市聯盟會員。

  6. 2007年7月,因應社區防疫實務需求,將防疫業務與人力再度回歸各健康服務中心,落實防疫在地化服務。

  7. 2015年參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獲得全國衛生所「第9屆金所獎」二代戒菸服務及無菸社區營造卓越獎。

  8. ​2016年導入策略地圖及平衡計分卡管理手法,重塑健康服務中心使命、遠景、定位及核心價值,【使命】促進市民健康安全【願景】成為首屈一指健康安全社區【定位】健康促進的全方位推手【核心價值】正直誠信、開放共享、創新卓越、團隊合作、關懷當責。2017年修正【核心價值】正直誠信、開放共享、創新卓越、謙卑關懷、團隊當責、團隊合作。

  9. 2017年通過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2.0,並參加評選獲得高齡友善典範獎。